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更新20241202_导读

2024年12月02日 18:03

关键词

特斯拉 特斯拉链 人形机器人 硬件方面 微型模组 空心杯电机 传感器 量产 市场情绪 估值 拓朴 绿地谐波 双林 贝斯特 华为 合作框架协议 资本市场 工业机器人 灵巧手 硬件集成

全文摘要

当前行业板块展现出超预期的行情,特别聚焦于特斯拉和华为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上的突破及其市场影 响。特斯拉链因其技术落地的临近及市场情绪的积极催化受到关注,特斯拉在机器人技术上的进展,如 人形机器人灵活性和交互能力的提升,表明其在性能和市场情绪上相对突出。华为方面,虽然与多家企 业合作处于初期,但对AI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探索持乐观态度,讨论了成本、性能及市场渗透率的关键 因素,并预测未来几年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渗透率将显著增长。整体而言,技术创新、市场情绪及 合作进展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对未来市场表现和投资机会提供了积极展望。

章节速览

● 00:00 特斯拉机器人链最新进展及投资建议
特斯拉链因临近落地时间点,情绪催化预期较华为链更强。特斯拉在11月28号发布的实验室优化视频 中,展示了Optimus灵巧手的最新进展,能连续隔空接触网球。软件层面,特斯拉正持续优化,特别是 在全身平衡算法和反馈速度方面,硬件方面则有三大主要变化:营销手自由度从11个提升至22个,单手 模组成本预计翻倍,电机方案和传感器集成方面也有更新。后续关注焦点在于特斯拉机器人项目的进展 及其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催化效应。

● 04:33 特斯拉产业链短期及长期投资机会分析
在年底至明年初,特斯拉产业链的关注度将保持高位,主要由第三代产品发布会和量产定点时间点的临 近驱动。市场预期特斯拉将持续优化硬件和软件方案,包括减速器、手关节数量、四杠数量及成本降低 路径,这些将成为关注焦点。此外,若量产进度超预期,将大幅提振产业链情绪和估值。同时,前期未 充分受关注的设备和组装检测环节,如整机装配、检测设备及整机组装产线,可能存在补涨机会。

● 08:3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估值分析与预期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背景下,行业估值当前被看作是远期折现的结果,因此存在泡沫。预计2025年 至2026年,尽管主流厂商业绩增长有限,市场仍给予较高的估值溢价。以一台机器人6万人民币成 本、10%净利率为例,销量达到1万台时,对厂商利润贡献不大。考虑到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落地速度的预 期,如果进展超预期,市场估值可能会显著提升。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落地速度超预期的企 业,特别是产业链中的龙头公司,因为它们在不同销售预期下的市值增长潜力巨大。

● 10:44 特斯拉供应链个股及选股逻辑分析
从短期、中期到长期视角,分析特斯拉供应链上的个股选择逻辑。短期内,强调选择确定性较强的赛道 和公司,如TY的集成商和三华拓朴等,因其能较快验证特斯拉发包情况。中期看,虽供应商格局尚不清 晰,建议关注有基本面支撑且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以防特斯拉份额分配不均的影响。长期则聚焦于竞

争格局良好、毛利率和价值量高的环节,需根据特斯拉最终技术要求调整选股标准,如丝杠精度要求 等。

● 13:02 华为合作企业股价涨幅分析
讨论了华为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以及这些合作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和 差异性。华为与合作企业的合作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点,每家上市公司均基于自身优势和想法,与华为 在不同的商业领域进行合作,导致股价普遍上涨。举例分析了不同企业与华为合作的侧重和方向,包括 工业机器人、灵巧手算法优化、硬件代工以及智能化底座的开发等,显示了合作的广泛性和深度。

● 19:35 华为AI合作尚处初期,短期难以证伪
对话中讨论了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问题包括合作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收 益前景。目前的合作和研发项目尚处于探索和筹划之中,未有明确的商业化路径或收益预测。尽管短期 内股价可能因市场对AI长期潜力的乐观预期而上涨,但实际的商业成果和收益仍然未知。深圳政府对华 为聚生智能研究院的支持体现了官方对AI发展的重视,但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实施细节仍待进一步探索。预计未来几年,特别是2025年,随着合作项目的具体化和政府补助的体现,可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 商业释放。

● 21:24 人形机器人行情下成本与性能的考量
在人形机器人行情中,机构间观点分歧大,悲观与乐观理由并存。分析认为,影响人形机器人渗透率的 关键不是成本,而是性能,特别是使用周期。即便成本可通过提高硬件价值暴露度而降低,真正决定产 品吸引力的是性能优势。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周期影响其成本效率,长使用周期能降低总成本,使投资回 报期缩短。因此,即便售价可变,性能和使用周期才是决定渗透率的关键因素。

● 24:41 聚焦工业应用,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潜力
讨论集中在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市场潜力上,建议初期聚焦于工业应用,避免过多考虑家庭或服务场景。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渗透率将从0%增长到10%,对应全球销量将达到40万 台。人形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取代工业中的零散工种,与现有工业机器人并存,形成7:3的市场格局。这 一阶段的市场策略将关注工业应用的基础兑现和渗透率提升,为未来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

● 26:42 短线选股的三个建议方向
讨论了在选择短线股票时应考虑的三种策略:事件驱动型,高赔率型,以及兼并重组叠加资本运作。每 种策略都附带了具体的例子和说明,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收益。

问答回顾

发言人 问:特斯拉链条近期有哪些最新变化和后续关注的方向?

发言人 答:特斯拉链条最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人形机器人的实体应用版本上,尤其是在11月份的v Roberton发布会上展示了进一步增强的手部灵活性度和与人交互能力。在硬件层面,实验室发布 的optimus灵巧手视频显示了连续隔空接触网球的能力,自由度从原来的11个提升到了22个,并采用微 型模组方式进行传动,单手的价值量和成本至少翻倍,预计达到两三万元人民币以上。此外,空心杯电 机方案也有所优化,手指端对空心杯电机的需求增加,可能实现空心杯电机与无刷有齿电机组合的应 用。传感器方面,触觉传感器在灵巧手上的集成有较大扩展可能性,覆盖面积变广且灵敏度提高,干扰 更小。

发言人 问:特斯拉链条后续有哪些催化剂以及行情如何演绎的观点?

发言人 答:在今年底到明年初,特斯拉相关产品进入量产定点时间点,市场关注度和情绪将持续高 涨,主要围绕第三代产品发布会(预计年底左右)和硬件方案冻结、供应商发包(近一两个季度内完 成)两大催化剂展开行情。明年,除了持续改良的第一代产品硬件方案外,还需关注新型减速器、零小 手关节数量变化、四杠数量及降本路线选择、力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的降本及数量最终确定等边际变化 方向。同时,若量产进度超预期,将极大提升产业链估值,目前市场对明年的量产预期在3000台左 右,2026年预期可能达到万台以上。此外,在量产前未被充分关注的设备端,如整机装配、检测设备 等,可能存在补涨机会。

发言人 问: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估值方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发言人 答:我们认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背景下,行业大规模落地前的估值更多是远期折现,存在 一定的泡沫。对于主流厂商而言,2023年至2026年业绩可能不会体现太大弹性。以某公司为例,即使 获得集成50%的市场份额,单台价值量超过6万人民币,但净利率按10%计算,1万台的量在2026年带来 的利润仅约3000万元,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目前市场普遍按照10万台中期量测算,合理估值在30倍 左右,像三花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部分估值溢价可达到100亿市值,减速器等其他环节公司估值水平可 能更高。

发言人 问:如果人形机器人落地超预期,市场将如何反应?

发言人 答:如果人形机器人在明后年顺利落地超预期,市场可能会按照100万台量来计算远期估值,届 时会有更多公司业绩创新高。因此,建议关注整个产业落地超预期的节奏,并重点盯住行业龙头公司。

发言人 问:对于特斯拉供应链中的个股推荐,您有何建议?

发言人 答:在短期内,应选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TY集成商、三华拓扑、明日赵薇和绿地谐波等公 司。在四杠环节,由于供应商格局不清晰,推荐关注有基本面支撑且主业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如双 林、贝斯特和恒液压等。长期来看,需要精选竞争格局优秀、毛利率较高且价值量较大的环节,但具体 排序还需根据产品壁垒和特斯拉最终要求边走边看。

发言人 问:关于特斯拉链条行业的最新进展如何?

发言人 答:目前特斯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还未最终确定,无法判断竞争格局和毛利率情况。例如丝杠 精度要求不同将影响赛道的竞争格局和毛利率。因此,长期选股观点及排序需结合产品壁垒和特斯拉最 终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发言人 问:华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短期值得关注的标的有哪些?

发言人 答:华为在11月中旬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明显补涨效应。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上市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定位具有明显差异性,并非一招鲜吃遍天。以托斯达为 例,其与华为的合作主要基于华为云和欧拉操作系统升级自身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平台,而非直接 锚定人形机器人。兆微机电则计划在灵巧手算法上与华为进一步优化合作,填补该领域算法研发的短 板。

发言人 问:禾川科技与华为的合作定位是什么?艾弗特与华为的合作重点是什么?

发言人 答:禾川科技定位为一个优秀的硬件类企业,可能会是一个代工类公司,与华为进行合作 时,主要提供一系列硬件集成方案,包括灵巧手、减速器、四杠、模组化执行器等。艾弗特与华为的合

作更为扎实,计划成立一个前置智能继承人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包含开放式操作系统、感知算法库以 及仿真开发环境的智能化底座,并期望与华为在这些方向上进行合作。

发言人 问:华晨公控与华为的合作焦点在哪里?

发言人 答:华晨公控与华为的合作关注点在于注塑机控制系统领域,未来可能会在此领域与华为有所 合作。

发言人 问:中间科技与华为的合作方向如何?

发言人 答:中间科技与华为的合作更偏向于开放式合作模式,可能在未来侧重于产业生态层面的合 作。

发言人 问:目前上市公司与华为AI合作的情况如何?

发言人 答:目前与华为的AI合作尚处于初期阶段,合作思路较为开放,具体的合作推进、股权切割等问 题尚未解决,合作仍需时间验证其成果。

发言人 问:华为深圳聚生智能研究院的情况如何?

发言人 答:华为深圳聚生智能研究院由深圳政府主导,未来可能会得到政府资金支持,但目前关于研 发合作的具体推进方式仍在探索阶段,有望在2025年带来集中释放计划的机会。

发言人 问:对于人形机器人行情的看法有哪些?

发言人 答:认为影响人形机器人基层渗透的关键因素并非成本,而是性能。随着硬件成本的下降空间 较大,成本不会成为限制渗透率的关键因素,而性能始终是决定渗透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以回本周期 为例,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及其毛利率,性能对于渗透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发言人 问:在衡量使用成本时,客户会考虑哪个重要因素?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性能优势,具体体现在 哪里?

发言人 答:客户在衡量使用成本时,会考虑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周期问题,因为其寿命周期直接影响使 用成本。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上,如果两款人形机器人的售价相差不大,但一台能
用3到4年,那么在考虑使用成本时,性能更优的品牌将更具吸引力。

发言人 问:在投资决策方面,目前阶段建议关注哪些场景?

发言人 答:目前阶段建议大家先不要过多设想家用或服务场景,而是先聚焦于工业领域。

发言人 问:对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销量预测是什么?

发言人 答: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渗透率将从0%提升到约10%,对 应2030年销量将达到40万台左右。

发言人 问:对于原型机群在工厂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发言人 答:原型机群在未来工厂中不是取代现有自动化设备,而是更多地取代零散工种和灵活变化的 工种,与工业机器人共存,其中工业机器人占主导地位。

发言人 问:机构在选择资金配置时应如何考虑价值量和竞争格局?

发言人 答:在选择资产时,首先要关注新现场,然后考虑传感器、减速器等环节。对于短线选股,建 议关注事件驱动型(如华为或特斯拉边际增量带来的补涨)、高赔率型(低基数、主营业务改善且有转 型预期的公司)以及兼并重组叠加资本运作的主题性个股机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